demo 代码仓库 : https://cnb.cool/eddie2072/opensips-forum/-/tree/main/how-to-use-m4

使用m4给opensips脚本增加预处理能力

为什么要预处理?

  1. 运维便利。有预处理,脚本里的IP地址,端口,密码,用户名等信息,可以由运维人员统一配置,脚本只需要引用配置文件,就可以完成脚本的运行。否则,运维人员只能手工去修改每个配置写死的地方。容易出错,且非常麻烦。

所以,我们在写脚本的时候,需要从脚本中抽离配置性质的数据。例如监听的IP地址,端口,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。

这样脚本就变层两个部份,配置文件 + 脚本本身。

运维人员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。 以本demo为例子, 运维在线上部署脚本,只需要修改env.prd.m4文件就可以。

  1. 预处理可以增加脚本的复用性。 不同环境,往往需要的功能不同。A环境需要X功能,B环境不需要X功能,那么怎么维护呢。 不用怕,有了m4条件分支,可以根据不同不配置,渲染出不同的结果。

  2. m4基本在所有linux都已经安装好了,不用额外在安装依赖。 很多有经验的程序员,往往也不知道什么是m4, 其实大名顶顶的autoconf, 底层就依赖了m4。

m4难不难学?

m4语法简单,语法强大,但是我们能用到的,基本不超过5个语法。

定义宏

下面是定义宏的语法,这样写之后,所有字符串ENV_LISTEN_IP都会被替换为127.0.0.1

define(ENV_LISTEN_IP, 127.0.0.1)

引用其他文件

有了引用,我们就不需要把所有功能放到一个大文件中。

include(<<src/loadmodule.m4>>)
include(<<src/request.m4>>)
include(<<src/relay.m4>>)
include(<<src/per_branch_ops.m4>>)
include(<<src/handle_nat.m4>>)
include(<<src/missed_call.m4>>)

ifelse(cond1,cond2, yes, no)

如果cond1和cond2相同,则展开第三个参数yes, 否则展开第四个参数no

ifelse(ENV_ENABLE_NAT,yes,use nat, not use nat)

引号

引号,就是用来告诉m4, 引号里的内容应该看作是一个整体。

m4默认的引号是``’’, 看起来很怪异,很难从视觉上做配对。 所有有强迫症,或者视觉洁癖的人,会非常讨厌m4。

define(`ENV_LISTEN_IP', `127.0.0.1')

但是这个引号是可以修改的,我们用changequote去修改默认的引号, 将引号改为<<>>

changequote(<<,>>)
define(<<ENV_LISTEN_IP>>, <<127.0.0.1>>)

如何调试宏, 使用-dV 参数

m4 -dV opensips.m4

解决宏冲突问题

如果脚本里有个变量和m4的宏名字冲突,那么往往会出现一些怪异的问题。

m4早就想到了解决方案, 在执行m4时候,可以加上-P参数,m4所有内置的宏就会必须写成以m4_开头。 例如

m4_define(<<ENV_LISTEN_IP>>, <<127.0.0.1>>)
m4 -P opensips.m4

m4的劣势

  1. m4没有类似foreach的循环,但是可以通过m4的递归实现。
  2. m4做简单的字符串替换,但是对于复杂字符串处理,m4的效率会比较低,而且语法比较复杂。 但是对于处理opensips的配置文件,m4则是刚刚好的完美工具。

有意思的几个扩展

检查宏是否未定义,或者是否为空字符串,空则报错退出

m4_divert(-1)
m4_define(<<ASSERT_NOT_EMPTY>>,<<
    m4_ifelse($1,,<<
        m4_errprint(<<$1 is empty >>)
        m4_m4exit(1)
    >>,)
>>)
m4_divert(0)m4_dnl

ASSERT_NOT_EMPTY(this_is_empty)

foreach 循环

  m4_changequote(<<,>>)m4_dnl
  m4_divert(-1)
  m4_define(<<X_FOREACH>>, <<m4_pushdef(<<$1>>)_foreach($@)m4_popdef(<<$1>>)>>)
  m4_define(<<_arg1>>, <<$1>>)
  m4_define(<<_foreach>>, <<m4_ifelse(<<$2>>, <<()>>, <<>>,
    <<m4_define(<<$1>>, _arg1$2)$3<<>>$0(<<$1>>, (m4_shift$2), <<$3>>)>>)>>)
  m4_divert(0)m4_dnl


  X_FOREACH(x,(a.com,b.com,c.com),
  alias=udp:x
  )

上面会输出

alias=udp:a.com
alias=udp:b.com
alias=udp:c.com

日志前缀

m4_divert(-1)
m4_define(<<X_LOG_PREFIX>>,<<$socket_in $ci $rm/$rs $route.name/$cfg_line $ru $fu>$tu $ua :: >>)
m4_define(<<X_INFO>>,<<xlog("L_INFO", "X_LOG_PREFIX $*")>>)
m4_define(<<X_ERR>>,<<xlog("L_ERR", "X_LOG_PREFIX $*")>>)
m4_define(<<X_WARN>>,<<xlog("L_WARN", "X_LOG_PREFIX $*")>>)
m4_define(<<X_NOTICE>>,<<xlog("L_NOTICE", "X_LOG_PREFIX $*")>>)
m4_divert(0)m4_dnl

通过上面的语法,我们只需要在脚本里写

X_INFO(ban this ip $si);

就会被渲染为

xlog("L_INFO", "$socket_in $ci $rm/$rs $route.name/$cfg_line $ru $fu>$tu $ua :: ban this ip $si")

参考